夕陽的餘暉,透過巨大的落地窗,灑在穆拉提的辦公室裡,將一切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。艾佛勒和穆拉提相對而坐,面前的咖啡還冒著熱氣。這不是一次正式的會議,而更像是一場老友間的告別。
艾佛勒知道,他在「星雲科技」的旅程,即將畫上句點。
「所以,」穆拉提率先打破了沉默,她的語氣中帶著真誠的好奇,「在你看來,艾佛勒,整個『綠洲計畫』中,你認為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?是引入了BART和精實,還是那些溝通工具?」
艾佛勒沉思了片刻,搖了搖頭。
「都不是。」他說,「那些都只是『術』,是工具。如果說我真的做對了什麼,那可能只有一件。」
他看著穆拉提的眼睛,認真地說:「我始終相信,答案,就在系統之內。我從未將自己視為一個帶來解決方案的『專家』,而只是一個『過程』的設計者和守護者。」
「我做的所有事情,」他繼續解釋道,「無論是最初的診斷,還是後來的各種工作坊,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: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,然後將系統的現實,原封不動地反射給系統自己看。」
「那張『API的誕生之旅』的流程圖,我沒有添加任何評判,只是呈現了你們自己的資料。那面貼滿了『真心話』的便利貼牆,上面的每一個字,都來自你們的員工。那張『Bug循環圖』,是你們自己一步步推導出來的。甚至那些看似是我『教』給你們的溝通句式,也只是在幫助你們說出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表達的需求。」
他打了個比方:「我所做的,就像是為一個房間,裝上了足夠多的、一塵不染的鏡子。一開始,你們從鏡子裡看到了自己不願面對的、混亂和失序的一面,那很痛苦,也就是『解凍』。但漸漸地,你們也從鏡子裡,看到了改變的可能,看到了彼此的善意,看到了共同的渴望。最終,你們學會了如何自己去調整姿態,整理房間,直到鏡子裡呈現出你們真正想要的樣子。」
「我最大的貢獻,」艾佛勒總結道,「可能不是解決了你們的問題,而是幫助你們的團隊,建立起了『自我看見』和『自我修復』的能力。我從一開始的目標,就是讓自己變得『不再被需要』。」
穆拉提被這番話深深地觸動了。她回想起整個過程,的確如此。艾佛勒從未給過她任何直接的指令,他總是提問,總是引導她和團隊自己去發現答案。他像一個稱職的教練,在教會運動員新的技能後,就默默地退到場邊,將舞台完全交還給運動員自己。
「那你對我們未來有什麼建議嗎?」穆拉提問,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捨。
艾佛勒笑了笑:「我的建議是,警惕成功。」
他解釋道:「成功,是最好的『再凍結』劑,但它也可能讓你們再次變得僵化。當一套流程或方法帶來了巨大的成功後,人們會傾向於將其奉為金科玉律,而忘記了它當初是為了解決特定問題而生的。世界在變,市場在變,你們的團隊也在變。永遠保持好奇,永遠保持對現狀的『建設性質疑』,將『雙環學習』變成你們的文化基因。這比任何具體的方法論都更重要。」
「記住,」他最後說,「綠洲不是一個終點,它是一個需要被持續澆灌和呵護的生態系統。你們每一個人,都是這個綠洲的園丁。」
兩人相視而笑。窗外的天色漸暗,城市的燈火開始逐一點亮,像一片璀璨的星海。
告別的時刻到了。艾佛勒站起身,與穆拉提握了握手。
「謝謝你,穆拉提。」他說,「謝謝你當初的信任,給了我這個機會,能參與並見證這段了不起的旅程。」
「不,」穆拉提用力地回握住他的手,眼神中充滿了感激,「應該是我們謝謝你,艾佛勒。你為我們帶來的,遠不止是一個成功的專案。你為我們點亮了一盞燈。」
艾佛勒轉身離去,背影消失在辦公樓的燈火闌珊處。他沒有帶走任何東西,卻又好像留下了一切。他留下了一套流程,一種語言,一種思維方式,更留下了一種信念 任何一個渴望改變的組織,都蘊含著自我療癒的巨大潛能。
而他的下一站,將是另一片等待被喚醒的、沉睡的土地。